古文里那些赞美山水如画的唯美句子|古诗词欣赏
山川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紧张构成部门,它源于生涯又高于生涯,又由于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典雅,意境柔美而被广为传诵。本日我们一路来观赏一下古代文人诗人眼中的山川如画。
古文里那些讴歌山川如画的唯美句子:
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想,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阅历过波涛壮阔的年夜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沉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墨客借“沧海水”、 “巫山云”这世间绝美的气象,向爱妻表达本身坚忍不渝的情感以及回忆往日夫妻之间的美妙情感。
2
莫笑田舍腊酒浑,熟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箫鼓跟随春社近,衣冠俭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打门。
——宋代-陆游《游山西村落》
山峦重叠水流波折正担忧无路可走,溘然柳绿花艳间又呈现一个山村落。仿佛可以看到墨客在青葱可掬的山峦间闲步,清碧的山泉在波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的深入哲理,不仅反映了墨客对出路所抱的愿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奉告我们纵然身处困境中也会有重见生气希望的欢喜,千百年来普遍被人引用。
3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这是一首谐谑诗。颓丧鼓噪的处所更让墨客思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青山隐隐升沉,江水迢遥悠久,秋天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零。
墨客写山青水秀、草木常绿的江南清秋天景色思念故人,实在是说在此暮秋之际,你又在何处教丽人吹箫取乐呢。
4
究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限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年夜不雷同。
这首诗是杨万里送至交石友林子方赴福州上任之时写下的,以六月西湖和其他四季的景色分歧来劝石友不要去到差,但同时他也知道,石友不会听他的奉劝,于是便写了这首诗对西湖美景极端讴歌,波折地表达对朋侪的眷恋与不舍。
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覆盖下,西湖四周的群山迷渺茫茫,如有若无,也显得异常奥妙。
6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去手札,然则高山绵延,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怀念的人毕竟在何处。
词人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希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实际对比起来写,更凸起心坎的难过苦闷,和无处下落的忧愁。
7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半轮明月高高吊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反照着月影。夜间搭船动身,分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恋恋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峨眉山是蜀中年夜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是以峨眉山月也便是故宅之月。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想精美,不着陈迹,墨客依次颠末的所在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如许渐次为年夜家睁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8
酒徒之意不在酒,在乎山川之间也。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酒徒亭记》酒徒的情趣不在于饮酒,而在观赏山川的美景。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酒徒,再由“酒徒之意不在酒”引出全文的焦点寄意“山川之乐”。句句相衔不着陈迹,给人完备的“山川之乐”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