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汉语之美|杨渡生活用语上的使用,两岸已趋同
汉语中的针言是多姿多彩的,针言是颠末使用人群在使用进程中总结、磨炼而成,它用字简练有序,形象活泼生动,有着无穷的语言表达力和形象熏染力。针言不单单可以使语言交流变得便利,还可以让我们感触感染到语言在汗青长河中的变化与成长。
杨渡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年岁首年月,生涯-念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了《针言解字》一书,该书作者杨渡、冯翊纲都来自中国台湾地域。杨渡本人便是墨客、作家和媒体人,还曾担任台湾“中汉文化总会”秘书长。他出书过诗集、散文集、申报文学及列传作品《南边》《飘流万里》《平易近间的力气》《红云:严秀峰传》等十数种。2016年推出的简体中文版作品《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被评为年度十年夜“汉文好书”之一,《在台湾发现汗青》被评为“第二届海峡两岸年度作家十年夜好书”。
同年夜部头的“针言辞典”类词典分歧,《针言解字》的汇编显得轻骑独进。该书拔取一百多个汉字,述其发生、演化、意义、用法以及延长的针言故事,分为数字篇、五行篇、光阴篇、天文景象篇、地舆篇、植物篇、动物篇、方位篇、体貌篇、五感篇、人生篇、感情篇,出现出汉字的悠长汗青与文化特征。“一个零丁的字因针言有了丰硕的脸色,针言则因汗青典故有了深挚的文化秘闻,普通易懂,妙趣横生。”
近日该书作者杨渡接受了彭湃消息记者的德律风专访。在他看来,汉字有两年夜特征,是其他笔墨所无:第一,它是现今仍被使用的“活的”象形笔墨。其他象形笔墨如埃及、玛雅都只存文献研讨功效,不再被使用。如斯永劫期的笔墨成长史,让汉字源流不仅有笔墨学的意义,更有深入的文化意涵,值得做更深的探讨;第二,汉字是具有艺术性的笔墨,这点举世无双。汉字书写自己便是一种艺术,艺术家可以用自成作风的笔墨书写所思所想,出现人格风骨。这种连绵千年的书法艺术,确是汉字最奇特、最玄妙之处。其他笔墨皆无。

《针言解字》书封
“《针言解字》是编辑《中华语文年夜辞典》的‘衍生品’”
彭湃消息:可否先容下《针言解字》的成书缘起。
杨渡:2010年的时刻,两岸要合编《中华语文年夜辞典》,这也是两岸首度互助来编年夜辞典,在文化上是一件年夜事。谁人时刻我在“中汉文化总会”,协会会长是马英九。年夜陆那里我是找到了国台办的李维一老师来帮忙,他联结了教育部,教育部由一个副部长来牵头。我们在编年夜辞典的进程中衍生出许多故事,《针言解字》现实上便是衍生出来的故事之一。
那时刻全天下都有一股进修中文的高潮。在编辞书进程中,我们就要面临一些两岸语文上的差别。差别有许多方面,有的是社会生涯的,好比说“土豆”在台湾是指花生米,在年夜陆是指马铃薯。还有许多词语看似雷同,但意思分歧的,好比说“隧道”,声音轻重分歧,意思也分歧。我们就找各类媒体、各类报纸,把两岸常用的词选出来,然后开端对比编辞典。
编写进程做了6年多,年夜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征象——一些新的收集用语要不要收进来。年夜家约定的尺度是,要不要收入辞典就要看这个词有没有一个历久性的影响,由于许多字眼固然在一段光阴用的许多,但随即就消散了,或者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使用(那就不收录进来)。这个课题,不但是中文辞典如许,英文辞典也会遇到。
另外一个比拟有趣的征象是,我们本来认为两岸会有歧义的词语,成果都通用起来了,好比说像“小三”,像“呛声”,由于收集上互通的关系,许多就通用起来了。这是很玄妙的,由于我们刚开端编的时刻有百分之二十几是有歧义的,后来降到了百分之十几。我们就发现本来两岸在词语上面的使用,分外是生涯词语上分外容易趋同,这是一个天然产生的进程。
彭湃消息:环球步入互联网期间后,收集期间呈现了许多新语汇。好比年夜陆新近的收集针言就有“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同理在中国台湾,有没有一些新兴的收集针言在年青人群傍边呈现。
杨渡:台湾地域在编辞书的时刻,也面临了许多如许的新的课题,我们其时就列出来,说到底要不要选进去这,由于新的词语呈现了,新的用法也呈现了,乃至是电子游戏里面呈现的“针言”。我以为这些新的词语到底要不要收,假如是在小众规模内的就先不收,假如进入了年夜的报纸或者是媒体,成为了一个年夜众配合的认知,我们再收进来。那些在小众层面使用的词语,可能只是在一个小规模内,有可能如今收进了辞书,将来也不具有参考意义。如许的新型语言等一等再做察看也没有关系。但并不是说如今不流行了,我们就不去收录,好比在年夜陆以前会用到粮票,如今不消了,那到底要不要给它记载下来。我感到这是有需要的,由于将来研讨汗青看到一些册本的时刻照样会遇到,假如不收录不去解释的话,将来的人们可能就再也看不懂了,不知道是什么意义。
彭湃消息:你适才提到两岸在生涯词语上分外容易趋同,其间的缘故原由可否详细解说下。
杨渡:两岸之间这种语言的互通,分外是普通文化上的互通,对付年青人来讲太容易了。由于他们都邑看彼此的娱乐节目,台湾这边的年青人会看年夜陆的明星选秀节目,然后会经由过程抖音去唱年夜陆如今的流行歌曲。年夜陆的年青人看繁体字也不会有问题,就有年夜陆同伙奉告我十几、二十几年前他们在KTV唱歌,歌名歌词一样平常都是繁体字的,边看边唱许多(繁体)字就如许熟悉了。我以为年青人如今的打仗语言的方式完全分歧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征象。
彭湃消息:回到编辑《中华语文年夜辞典》进程中,经由过程你的比拟、察看,这本词典的问世还有哪些意义。
杨渡:我们在编辑进程中很天然就会心识到,年夜家应该要斟酌到若何去发扬汉字的美。汉字自己有它特殊的意义就在于中文,究竟是如今全天下仅存的还在使用的“活的”象形笔墨。全天下的三年夜象形笔墨(中国的汉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巴比伦的苏美尔文),其他两个都没有了。并且汉字作为一种线性笔墨,古往今来的命根子是延续的,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颠末了几千年的变化,字形也在蜕变,宛如笔墨有它的性命,它的性命史是存在的。你会从中领会到一种文化上的意见意义,从而看到这个平易近族怎样去思虑。
彭湃消息:从笔墨看一个平易近族的思虑方式,可否举例阐明。
杨渡:好比说望着天空的“望”字,这个字原来是一小我在土堆上,眼睛往上看,后来为了表现他是在看着一个器械,而不是在发呆,就加了一个“月”,后来逐步就蜕变成为一个“亡”,谁人“亡”自己不是“亡”,而是像年夜臣的“臣”,是一个眼睛的符号。我感到“望”这个字蜕变的历程是很故意思的,展现了笔墨和人的形象,以及我们对它的思虑,有它的美感。
我们的笔墨里面年夜概85%是形声字。我们的形声字不是只有声音的符号罢了,谁人声音的符号自己也代表了必定的意义,这就有许多的思虑空间和笔墨的想象。
“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报答晚宴”留影,杨渡即席谈话(后排右一),前排许嘉璐(右二)就坐
“书法艺术是汉字最奇特、最玄妙之处”
彭湃消息:《针言解字》落脚点在“解字”,这不克不及不令读者想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你是否从《说文解字》,好比段玉裁的注释版中有所启迪。,
杨渡:当然也受到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影响。你会看到一个字,从甲骨文到后来的楷书年夜概的演进进程,这也是一个“解字”的进程,把字拆解开来,看它若何在汗青进程傍边流变。用针言来“解”这个字的话,会使这个字在文化上的意涵也更丰硕,好比“一苇渡江”,就和释教达摩祖师东渡的故事有关。可以这么说,一个零丁的字因针言而有了丰硕的脸色,针言则因汗青典故而有了深挚的文化秘闻。而这些文化意涵整体合起来,就会形成整个中汉文化的特质。
彭湃消息:《针言解字》这本书的编制,我注意到你是分为“数字篇”、“五行篇”“地舆篇”等篇目,谈谈分类的启事。
杨渡:我发现老外学中文宛如都很艰苦,但古往今来汉字的成长很故意思。你看到木头的木字边便是跟树有关的。我们学金木水火土,就会知道这些偏旁代表了这个字自己的一个属性,这对付老外学中文来说实在是很便利的。好比说跟水分有关的会有“三点水”,跟石头的有关的会加“石字边”,我们的部首自己的背后是对付天然的察看,对付万事万物的归类,这实在是有思虑和哲学的。我们愿望可以或许在编辞典的时刻,把笔墨的蜕变进程,联合象形笔墨的蜕变给展现出来——他们假如可以或许把象形笔墨学好了之后,从象形再蜕变到会心和形声,有没有如许的可能呢。是以我们就找了几个先生磋商,要从汉字的源流里面找一些可以理出脉络的象形笔墨,一个字也可以衍生出来一些针言,一些故事,会从里面看出汗青的演进,仅从《三国演义》里面就找出了年夜概二三十个针言。分外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年夜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针言呈现。
彭湃消息:在《针言解字》的媒介里,你写到“汉字是具有艺术性的笔墨,这点举世无双。”可否睁开讲讲。
杨渡:汉字在象形笔墨之外,还有一个便是极其有艺术性。你在西方的笔墨写里面,不会发现笔墨的书写自己和书写人其时的脾气,悲喜、忧欢有关。书写者可以用自成作风的笔墨书写所思所想之外,更可经由过程各类笔墨书写对象(羊毫、头发等)出现狂放、凝敛、忧伤、郁闷等意绪,以及分歧的人格风骨、心坎情怀、艺术修为。尔后人更可经由一个艺术家的书迹去感知他书写时的心情与感情脉动。这种连绵千年的书法艺术,切实其实是汉字最奇特、最玄妙之处。
“第三届汉字艺术节”留影,前排最右边立者为杨渡
彭湃消息:我注意到年夜概是和《中华语文年夜辞典》的编辑同期启动的,还有海峡两岸互助举行了“汉字艺术节”,这里可否稍作回想。
杨渡:没错,艺术节里面除了约请现代书法家来写之外,我们也办了近代名人的书法墨迹展览。许多的近代名人,包含革命家黄兴,陈少白,孙中山,也有文人徐志摩,胡适,蔡元培。看这些人的书法,你就会从中看到分歧的脾气,好比黄兴的字,他本人既是革命家也是书法家,他的字“骨骼”是颜体,庄重的,能看出他刚毅的脾气。再好比胡适的字优雅荏弱,就像他的脾气一样,带着很平和的气质,但又有一种像瘦金体一样的坚定。实在每小我的字,都可以或许从中看到他的脾气。
谁人时刻我们也跟台北故宫博物院互助,找一些珍藏的国宝展出。我们看到了苏轼的《寒食帖》,还看到了颜真卿和王羲之的书法,每小我在分歧时期所写下来的字,或混乱或急匆匆,实在都代表了他其时的一种心境。办这个展览的时刻,年夜陆几位资深的书法家来,他们就在那里逐步看、逐步品,看到真迹以后,还会很认真地去试着摹仿,说愿望本身试着去领会前人在书写时的感觉,好比字里面的速率感,看真迹的时刻是能看得出来。
汉字自己在书写里就有美感和韵律。在韵律上的表示,从唐诗宋词中都可以或许体现出来。在举行“汉字艺术节”的进程中,我们也做了许多的相关的运动,好比测验考试看汉字能不克不及和现代艺术联合,请现代艺术家来做相关的创作。汉字自己是一种象形艺术,到如今还“活”着,将来也会是最有性命力的。
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上的文艺表演
“在将来,东亚文化圈在环球会更有影响力”
彭湃消息:《针言解字》中专辟了“五行篇”。巧的是,12月13日,日本汉字才能检定协会发布,反映2021年世态平易近情的年度汉字为“金”。自从1995年开端评比以来,“金”字已第四次被选为日今年度汉字。对付汉字在东亚文化圈的流传和演绎,你若何看。
杨渡:汉字文化圈在现代天下里真的是影响力异常之年夜,可以说汉字文化圈也是东亚文化圈,东亚曩昔是有文化秘闻的,从唐朝以降这些文化便是交互影响的,更不要说是在宋朝、元朝的时刻了,东亚已经形成了一个内涵的经济圈,这个经济圈乃至包含到中亚的波斯和印度洋那里的印尼这些国度和地域,在宋元时期都是到中国泉州来做商业的。
中国在东亚是最年夜的国度,也是最年夜的商业国,以是汉字的规范和使用,就酿成这些国度里面通用的笔墨,位置相似本日的英文。以是我们可以把汉字视作东亚经济圈的一种纽带。假如我们说16、17世纪是天下经济系统树立的雏形,环球化树立的根基便是由于东亚本来就有物资文明的根基。在东亚本来的经济根基上,使得他们很容易来这里做商业,一开端是香料商业,后来香料占的比例很低,占最年夜比例的是明朝中后期的丝绸跟瓷器,丝绸跟瓷器是树立天下经济系统最紧张的商业。东亚的经济文化圈,对付天下经济系统的树立,甚至于对付后来的经济环球化都是有紧张影响的。我以为在将来,东亚文化圈在环球会更有影响力。
彭湃消息:说了东亚,可否再从器械方的比拟文化上谈谈。西方也有相似“针言”如许的定型词,好比英语“throw dust in sb’s eyes”,意为困惑或人。也相似于针言里的“一叶障目、瞒天过海”。你怎么看。
杨渡:英语里这种相似汉字针言的短语被发明出来,一样平常是某小我讲过,或者是商定俗成的,不像是中国针言背后年夜都有一个故事。我们许多针言背后是有一段汗青故事的,好比“闻鸡起舞”是讲西晋末年祖逖和刘琨的好学苦练,“楚汉相争”是刘邦和项羽争取世界。西方许多的“针言”当然也有它的出典,但更多是一种商定俗成的说法罢了。
彭湃消息:你自己也是一位墨客,诗歌也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为何诗歌尤其是当代诗歌是回绝针言的。
杨渡:古往今来,假如细心看的话就会发现不但是当代诗,李白和杜甫的诗也很罕用针言。一样平常而言墨客都不太会在本身的诗作顶用到针言,由于针言会限定人们对你的诗里面所要表达意涵的想象。墨客可能会用一些典故,而不是用针言。由于诗自己便是发明性的,要发明出一种新的意涵,可能会把某一小我的诗句酿成一个针言,然则不会用针言去作诗,由于谁人针言是别人发明出来的。针言会限定浏览者的想象力——针言是现成的,已经在一个旧的架构里面,你没有方法进行再发明,以是一样平常都邑避免。我想古代墨客也会避免使用许多针言,像苏东坡就很少使用针言在本身的诗里,但他会发明出属于本身的“针言”,好比说“千里共婵娟”,墨客是会发明出属于本身的美感的表达。
彭湃消息:溯源针言的组成,有文人典故,也有乡野村落夫的进献,前者如 “垂拱而治”,后者有“以工资善”“满身是胆”等,若何对待这两者的区别和意义。
杨渡:我以为士年夜夫们发明的针言和布衣发明的针言都是针言的一部门,一样平常平易近间使用的针言比拟像是格言,好比像与工资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这种就像是我们一样平常商定俗成的一些观念,同真恰是有汗青意涵、文化意涵,或者是有汗青故事,从一些典桑梓面发明出来的针言是分歧的,那些朗朗上口的布衣所使用的针言,比拟像我们商定俗成的某些履历。
彭湃消息:我注意到,在年夜陆收录4600多条针言的《汉语针言辞书》显示,发生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和元明清的针言分离占总数的68%、15%、9%、6%和2%。可见每个时期都有“新针言”发生,每个时期也有不少生僻的针言淡出。怎么对待针言的“新陈代谢”。
杨渡:一开端的时刻,语言的发明会有许多空间,后来的人在使用语言上已经有许多现成的可以用,就逐渐变少。后人很容易使用曩昔的“典故”,以是发明性的空间就变少了。
对付“五四”口语文活动之后有什么新的针言,我就不太熟了。台湾宛如没有分外发明出什么新针言,平易近间顺口溜式的鄙谚也是有的,假如要酿成一种范例式的针言宛如也说不上来,闽南语里面也有一些顺口溜,好比说“仙拚仙,害死猴齐天”,意思是仙人和仙人在冒死的时刻害死孙山公,固然也有出典,但更像是一种鄙谚。
海报设计 王璐瑶